一、企业基本信息
(一)历史沿革
1966年为建设中国大西南的攀枝花钢铁基地,国家冶金工业部决定将在武汉承担武汉钢铁公司建设的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简称:一冶)分出一半,开赴攀枝花,组建十九冶,承担即将开始的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
1966年6月1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当时称:渡口市)成立冶金工业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简称:十九冶。对外称:渡口二号信箱),为冶金工业部直属企业。
1969年从十九冶划出4000余人作为东风钢铁公司(攀钢前身)的骨干。
1973年十九冶从事矿山施工的1.4万多人,成建制划归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简称攀矿)。
1974年8月,十九冶奉冶金部命令,抽调17000余名骨干力量和精良装备,参加从日本、西德引进的武钢“一米七”热轧工程建设,经4年努力,出色完成建设任务。
1981年,参加武钢和宝钢会战的1.7万余名十九冶职工从十九冶划出,其中,4000余人划归武钢,1.34万人独立建制,成立十九冶上海分公司。
1986年6月,十九冶上海分公司划出,改组成立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
1992年冶金工业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简称:中国十九冶。
1998年3月,中国十九冶划归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管理,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03年11月,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决定,中国十九冶全资子公司——上海十九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2006年,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实行分立式改制,组建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为存续公司;2008年,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改制为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2010年,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十九冶确立了“一核两高两带八点”战略部署;确立了六大业务体系,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四大合同管理体系;建立以“九种状态、八个转换”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螺旋式循环管理体系;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开启了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二)工商注册登记信息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1966年6月1日注册成立,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登记机关: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地址:攀枝花市东区人民街350号,注册资本:301,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257,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潘必义。
二、公司治理信息
(一)公司治理及管理结构
公司股东为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
公司董事会成员为五人,非职工董事由股东委派,职工董事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董事在任期届满前,股东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股东任免。
公司经理层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及三总师组成,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若干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
公司监事会成员为三人。非职工监事由股东委派;职工监事一人,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监事任期每届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监事会设主席一人,由公司监事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
(二)公司各治理结构中主要成员信息
党委:
党委书记:潘必义
党委副书记:欧成华
党委委员:蔡仲斌、李潇、刘国、黄太平、叶忠勤、谢杨
董事会:
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潘必义
成 员:欧成华、姚晋川、蔡仲斌、李潇
经理层:
总经理:欧成华
副总经理:李潇、黄太平、叶忠勤、谢杨
总工程师:蔡仲斌
总会计师:刘国
总经济师:易图吉
三、重要财务信息
2022年5月更新。
四、深化改革事项
暂无。
五、产权交易信息
2021年10月12日注册资本由257,000万元增资为301,000万元。
六、重大问题整改
暂无。
七、突发事件处置
暂无。
八、履行社会责任
2020年,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党中央、中国五矿党组和中冶集团党委关于脱贫攻坚相关要求,勇担央企社会责任,认真开展扶贫工作。在6个定点扶贫县镇雄县、德江县、威信县、彝良县、沿河县、花垣县直接购买农产品合计金额54.91289万元。在6个定点扶贫县外的陕西合阳、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四川攀枝花盐边县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消费扶贫,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直接购买农产品总额118.42327万元。
2020年1月,经中冶集团批准,对攀枝花市四呷左村开展春节慰问,资助1.5万元; 7月,支持该村建设村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农旅驿站,资助8万元。
九、其他公开信息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