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历史留下不平静的一页。面对疫情,国有企业一直带头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第一线,成为国民经济恢复运转的重要支撑,潘董事长《逆水行舟必须化危为机》一文,深刻诠释了我们十九冶人作为国家的脊梁、共和国的长子在这段艰难又充满希望的时光里的责任与担当,高度凝练了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十九冶领导集体应对疫情的思考和作为:
一是政治站位高,响应速度快。面对疫情,与党中央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党委迅速研究部署,落实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措施,维护集团发展大局和生产秩序;带领班子深入一线,迅速稳定了军心,给员工吃“定心丸”,体现了党委领导、组织力量、班子担当。
二是发展意识强,工作作风稳。在疫情面前,潘董事长考虑的是化危为机,而不是应对危机。危机来临,我们深挖市场潜力,提升治理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急迫的疫情面前,董事长考虑的是借助疫情应对的特殊环境,夯实企业的发展基础,而不仅仅是物资、防护、工期、资金等短期问题。面对艰巨的防疫和改革发展任务,董事长对干部要求“勇、智、谋、能”,更体现了稳健有力的干部作风建设要求。
三是问题导向准,应对措施实。疫情期间,集团公司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当务之急,迅速加强组织保障、物资保障、应急保障,保证了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员工稳定;面对疫情,集团公司迅速落实要素、加强沟通、利用政策、破解难点、强调履约,快速恢复生产;面对疫情,集团公司研判局势、坚定信心、主动出击、深挖潜力,在一季度实现了123亿的新签合同额,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市场压力;面对疫情,集团公司狠抓工程项目,深化精细化管理,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了治理能力;面对疫情,集团公司把握顶层设计,统筹信息系统,打通孤岛破除壁垒,推进了信息化建设;面对疫情,集团公司以实战检验提升干部担当能力,汰弱留强,夯实“关键少数”的人力基础。以上措施,无不体现了精准分析问题的能力,长远的发展眼光,以及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
2020年,根据集团公司市场发展战略部署,市场一部也在不断的改变和思索,破解发展难题,以变促优、化危为机。我们调出了多名业务骨干,内部却变得更加团结有力;我们市场经营范围变小了,但市场活力却在增强;我们让自己沉淀下来,更加专注和聚焦属地市场;我们主动放弃了重庆、云南、西安等地的项目信息,但手上的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把控得更加沉稳。疫情期间,我们成功中标了15亿元的南充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南充高坪区二期项目、成都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综合项目、双流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等工程,南充高坪区二期项目施工合同也顺利落地,在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和市场攻坚的关键时期,部门展现了新作为、贡献了新力量。
正如董事长文中所说:“回望历史,中国十九冶拥有优良的‘红色基因’,曾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在逆境磨难中奋起,我们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冶金、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内在韧性很强、奋斗精神很足,虽受疫情制约,但绝不会被疫情压垮”。危机是火焰山,踏过去,就能熔炼我们开拓进取的铁脚板;危机是磨刀石,坚持下来,就能磨出我们改革发展的神兵利器。作为西部铁军市场开拓的主力军、尖刀班,市场一部将始终紧随集团公司的铿锵步伐,不忘初心,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奋力拼搏、补齐短板,交出一份满意的市场攻坚和疫情防控答卷,展现化危为机,开拓进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