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全链战将”的拓荒之路

来源:黄雨菲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A+ A A-
       巴布亚新几内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技术、安全、施工、设备、预算、索赔、招采、市场……足迹跨越三大洲,从高炉安装到跨国谈判,从沙漠筑路到疫情坚守,方涛用17年的实践探索在“一带一路”的征途上披荆斩棘。
  铁肩担险阻:解难题的“多面手”
  巴新瑞木镍钴项目现场,钢铁撞击的轰鸣声中,焊花飞溅,照亮了一张年轻的脸,入职还未满一年的方涛,正蹲着记录设备参数。2009年,他怀揣着对国际工程的憧憬,跟随着前辈的步伐,来到了这个南太平洋上的热带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
  项目位于原始森林中,疟蚊和毒蛇频频出没,复杂的施工环境、陌生的语言远超方涛知识储备,使他逐渐出现“本领恐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给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当头一棒。
  带着年轻人的韧劲与冲劲,秉持着技多不压身的理念,哪里需要就上哪里去:安全监督、现场协调、抄管号、送材料、放电缆、铺挡墙、协调地方关系……在巴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方涛飞速成长,蜕变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海外工程建设者。
  随着巴新瑞木镍钴项目的基本完成,2011年底,方涛转战纳米比亚,负责MR125公路项目K0-K68段的施工管理。该项目为沙质路基升级为沥青路面改造工程,道路全长208.2公里。作为中国十九冶在纳米比亚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纳米比亚自1990年独立以来建设的最长公路,其意义重大。
  项目位于三国交界的卡普里维省,道路将穿越近20公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近10个部落,文化、语言、法律、气候差异极大。
  “你们自己不动手,凭什么指挥我们?”MR125公路施工现场,外籍员工的质问声在热浪中显得格外刺耳,中纳员工间的气氛剑拔弩张。
  一道看似简单的工序——路床清理,却因语言隔阂卡住了施工进程。中方工长比划的手势未能换来属地员工的行动,焦躁与误解在工地上蔓延。
  冲突一触即发之际,方涛火速赶到。他沉着安抚双方情绪,化解了现场的紧张氛围。没有过多言语,方涛俯身蹲下,一根、一根地拾起散落的树枝杂物,汗水浸透工装。起初,只有一名司机加入;几天后,五名属地员工悄然跟上;一周后,整个施工段,中非员工排成了一条清理路床杂物的“流水线”。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表率胜过千言万语。”方涛的举动,在中非员工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
  2015年3月13日,MR125公路历经诸多不易,顺利建成通车。时任纳米比亚总统希菲凯普涅·波汉巴出席了通车剪彩仪式,他在仪式上感谢中国十九冶的辛勤建设。
  得益于MR125公路项目的高效履约,中国十九冶后续承建纳米比亚湖山铀矿项目,方涛担任项目质量经理兼工程部副部长。作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单体实业投资项目之一,湖山铀矿坐落在纳米比亚中西部的纳米布沙漠中。
  这是中国十九冶首次全面执行严苛的FIDIC合同条款。项目伊始,便是严峻考验:汇聚美、英、印、德等多国外籍监理的启动会上,团队因“未配齐”被拒之门外;国内惯用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案,接连被外方以“不符标准”驳回……
  “陌生的条款,陌生的团队,压力如山。”方涛回忆道。语言壁垒、文化差异、标准冲突,犹如三座大山横亘在前,加之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团队一度陷入迷茫。
  “没有经验,就自己创造经验!”
  白天,方涛沉稳应对30余名外籍监理的轮番质询;深夜,他挑灯研读合同条款,逐字逐句推敲,完善开工前需上报的方案资料。经过近一个月昼夜的攻坚,全套资料一次性通过审核,项目得以顺利开工。
  矿料破碎系统工程内容包括从初级破碎站、料仓、卵石破碎站、磨粉站、细屑分离站等相关工艺线上的所有安装工程,以及部分钣金的加工制作及安装工作。该工程安装子项较多,拼装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审批程序复杂严苛,包括方涛在内的项目团队集思广益、精心组织,项目得以圆满完成。
  2017年,已在纳米比亚坚守六年的方涛回国。然而不到两月,项目突收通知:业主拟发起1400万纳元的巨额索赔!方涛得知后,第一时间重返现场。
  面对堆成小山的竣工资料,他通宵整理凭证,从施工日志到邮件记录,从监理签字到会议纪要......用证据链一寸寸“钉死”对方的索赔空间。逐条反击业主数百项质疑,同时向业主发起反索赔。最终,双方索赔对冲,未造成任何损失。
  2020年,面临着海外疫情肆虐的恶劣环境,中国十九冶首次提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个战场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国际发展新战略。在新的历史节点下,方涛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从海外奔赴边疆,誓要在这联通中亚、东欧市场的“桥头堡”——新疆,闯出一片新天地。
  2022年6月,方涛接任新疆七一生态酿造产业园项目经理。8月,项目突遭疫情封控,他与两名员工就这样被隔离在了办公区域,没有床,就蜷缩在沙发上;缺乏御寒衣物,便把能穿的衣服一层层紧裹身上……
  “当时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能洗个热水澡。”回忆至此,方涛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却难掩当时的艰辛。大雪压实了项目部的信号塔,却压不垮他的脊梁。零下10℃的板房里,他裹着军大衣,举着手电清点所剩无几的生活物资。
  如果说,几位管理人员的困难暂时可以克服,200余名被困工人的情绪濒临崩溃问题则是方涛必须马上处理的。方涛将大家召集在狭长的走廊,他一步一步,从这头走到那头,耐心倾听每一声诉求,记下每一个困难,全力筹措物资,在冰封雪夜中,他捂热了人心。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全员硬是扛过了长达6个月的封控。解封后,方涛又马不停蹄组织复工复产。
  “涛哥当时就是我们的定心丸,他豁达的心态让大家都能够放松下来,坚持过去。”项目经营部刘官志说道。
  每一次危机,对方涛都是淬炼。他始终相信:难题从不会自行消解,破解的钥匙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沉下心、弯下腰、扎下根。就像沙漠里的胡杨,风暴越烈,越要将根系深埋地底,把险阻熬成养分,迎接新的光亮。
  开疆辟新土:拓荒者的“行军图”
  回顾方涛的市场工作生涯,充满着艰辛与挑战:
  纳米比亚MR125公路项目办公室,时任采购主管的方涛正埋首核对清单,一份湖山铀矿破碎系统机电安装项目招标文件“闯”入视野。机电专业出身的他,被推上人生首次投标的战役。毫无经验的方涛,攥着标书如握“烫手山芋”,他开始跟着同事学,白天考察询价、晚上制作标书。
  凭着一股“硬骨头也要啃下来”的狠劲,他与团队最终成功夺标,不仅为公司赢得项目,铺就了方涛通往市场疆场的基石。三年后,项目顺利完工,以此为契机,方涛正式投身市场开拓洪流,开启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型。
  从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方涛,早已将多领域的知识融汇贯通。然而,国际市场的开拓,复杂程度远超想象,时刻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地缘冲突,都可能让项目夭折;分包资源匮乏、设备运输受阻、属地化人才稀缺......一个环节的卡顿都可能导致全局被动;跨文化的博弈更是家常便饭,在语言这个基础门槛背后,更深层的是文化理念、商业习惯乃至宗教信仰的差异……
  方涛深知,这片没有硝烟的疆场,考验勇气,更考验穿越迷雾的智慧与韧性。他不再只盯技术,而是投入更多精力分析政治经济环境、研读法律法规、评估供应链韧性,力求在变局中锚定最大确定性,为项目构筑坚实的“防波堤”;他穿梭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潜在供应商之间,凭借诚信与专业,编织属地资源网络,为项目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在谈判桌上,他学会了在沉默里解读潜在诉求,拨开跨文化沟通的重重迷雾……
  2020年,负责新疆区域市场的方涛,与公司上下同心勠力,和团队一起于疫情阴霾中强势出击:新疆七一生态酿造产业园项目、新疆石河子第二小学提升改造工程、克拉玛依市石油书城、策勒津和陆港—中转区、兵团南疆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相继中标,涉及医疗、教育、民生、物流、食品、新能源等关键领域。
  2023年,方涛担任国际公司市场总监一职。疫情逐渐褪去,国际市场开始复苏,公司将目光放在了马来西亚。方涛再披战甲,飞赴吉隆坡,考察马来市场。经过为期一月的深度调研,方涛在考察报告中得出结论:马来西亚建筑市场体系成熟、容量广阔,除房建外,钢铁冶炼、市政基建、道路升级、城市更新等领域动能强劲。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此地正是能够辐射东南亚的黄金桥头堡!战略既定,攻坚随即展开。
  吉隆坡雨季,吉隆坡房建项目谈判因风险分担陷入僵局,方涛凝神静气,将多年淬炼的危机应对力、多岗位打磨的专业功底,化作破局利刃。他带领团队精准拆招、据理力争。最终,项目成功签约!项目建成后也将成为吉隆坡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重新定义吉隆坡的中央商务区地位。这不仅填补了公司海外高端房建业绩空白,也标志着十九冶时隔6年强势重返马来西亚市场。
  “要借船出海,更要造船出海!”谈及未来,方涛语气坚定。他将多年一线“拓荒”经验升华为系统战略,为国际市场开发注入强劲动能。
  在方涛的助推下,如今国际公司聚焦重点区域、国别、客户与项目,推行清单制、责任制考核。划清责任田:分管领导牵头区域,负责人主攻国别,制定差异化策略,推动海外大区域融合发展。他力促提升大客户服务层级,深化战略合作;紧盯项目进展,分析情况,研判风险,精准投标,力保项目落地。
  为加速海外机构属地化与效能提升,方涛的行李箱总在待命。他深入一线,考察当地社会生态与发展潜力,力推“一国一策”定制化管理:以大区域为纲,统筹政治、经济、法律、市场实情精准制定发展目标、科学设置架构、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人员配置。
  锻造市场铁军,方涛自有信念:“市场人未必样样精通,但必须事事知晓——至少,没人能轻易蒙蔽你。”他鼓励年轻人拓宽视野,从语言能力到标书制作,再到现场施工,汲取多元养分。深知远赴海外的艰辛,他更着力为青年员工筑牢后方,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强化海外生活保障、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如今,方涛肩挑中亚——新疆区域重任。以中亚、独联体国家及新疆为核心市场,他依托西北公司资源与新疆区位优势,精耕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及俄罗斯潜力市场,志在该区域市场早日破局。
  2025年3月,中国中冶第十次海外业务工作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聚光灯下,手执“海外市场营销先进个人”证书的方涛,眸中跳动着坚毅的光芒。当公司青年员工问及他十七载奋斗历程时,他总以独有的幽默将往事娓娓道来。十七年栉风沐雨,不仅锻造了他精湛的专业素养,更淬炼出认准目标便扎根钻研的执着精神;熔铸出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钢铁意志;沉淀出笑对挑战举重若轻的从容气度……这位“全链战将”正以更铿锵的步伐,与公司并肩奔赴“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