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市场营销的“排头兵”

来源:张晓光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A+ A A-
  “悠悠万事,市场为先。我们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明确全年工作思路,保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状态,敢于和指标较劲,迅速投入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中去。”1月6日下午,在贵州公司2025年度第一次工作例会上,贵州公司总经理赵鑫正在进行工作安排,他思路清晰,语气平静而有力,言语中透露着自信。
  过去的一年中,贵州公司全体员工在赵鑫的带领下,冲锋陷阵,迎接挑战,他们深耕贵州区域市场,围绕贵州富矿精开、贵州航空产业城等重大发展战略奋力开拓,全年累计投标12次,并成功中标两个项目,合同金额7.6亿元。
  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赵鑫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和市场开发经验,淬炼了敢于担当、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性格,并荣获“中国中冶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履职尽责担重任,首战必胜
  2023年,赵鑫调任贵州公司总经理,负责着手组建公司团队和贵州区域市场开发。接到任命通知后,他迅速转变身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承担新使命,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彼时,贵州公司办公条件简陋、人手不足,他一边着手办公场所选址、租赁,一边迅速组建公司团队。与此同时,他毫不松懈市场开发工作,积极与属地单位沟通交流,千方百计搜集市场信息。
  “入职当天就跟着鑫总往山里跑,跑完一天后鞋上、裤脚都是泥点。”赵家诚回忆道。他于2023年7月1日入职贵州公司,当时公司团队仅有5人,入职当天便跟着赵鑫前往黔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黔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贵州黔西市谷里镇、绿化白族彝族乡、莲城街道、金碧镇、雨朵镇、定新彝族苗族乡等6个乡镇,拟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由于田地位置分散,且雨季的田道泥泞,赵鑫团队每次现场考察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该项目是赵鑫组建贵州公司后落地的第一个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田块整治、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地力提升等工程,对加快农村土地整理,提高农村耕地质量,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跟踪项目的几个月时间里,为了收集更多的项目信息,赵鑫带领团队多次前往项目现场。他们白天跟随勘测单位丈量土地面积、收集气象信息,晚上陪同地方单位与村民开会,沟通交流土地情况。一天跑下来既忙碌又劳累,但每次均有所获,赵鑫他们乐此不疲。
  项目挂网后的标书编制工作才是赵鑫面临的最大挑战。当时市场营销团队人手不足,必须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才能完成标书编制任务。“这是贵州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我们一定要做到首战必胜!”赵鑫在公司专题会上如此动员。
  接下来的时间里,赵鑫亲力亲为,带领公司营销团队加班加点编制标书。“鑫总特别注重标书细节,标书编制完成后,他带着我们逐字逐句核查标书内容,确保标书万无一失。”公司商务专员龙建秋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10月,在他的带领下,成功中标2023年黔西市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中国十九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逆境之中求发展,破局之道
  2024年初,受国内经济下行和贵州省化债措施影响,建筑行业较为低迷,贵州区域市场开发前景不容乐观。赵鑫坚持“一核两高两带八点”和“1+M+N”市场战略布局,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加强属地化建设,深耕细作贵州区域“大本营”和“根据地”。
  他时刻关注贵州省战略发展方向,紧盯重点项目,不断加强内部协同和资源共享,多次挖掘有用市场信息。
  “你只有去投标,才有可能中标,空想是永远拿不到项目的。”他不畏强手,敢于竞争,全面加大贵州区域公招市场营销力度。2024年,赵鑫带领十余人的营销团队跟踪了贵州区域的12个重点工程项目,累计投标12余次。
  在抢占市场订单,全力以赴完成营销指标任务的同时,他从源头上严把合同评审关,做好风险管控,关注合同转化率,注重提高项目的毛利率,争取付款条件好的项目。对于每一个跟踪和投标的重点项目,赵鑫都坚持有始有终,即便项目未中标,他也放眼未来,持续加强与目标客户的后续关系维护。
  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战略是赵鑫的主要方向之一。2024年年初,公司团队开始接触贵州航空产业城项目。该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及经开区,从跟踪项目到中标项目的半年时间里,赵鑫每周都要前往项目现场一至两次进行实地考察和客户关系维护。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中,赵鑫经常与团队共同梳理工作思路和细节,确保每次工作都对项目推进有所助力。
  由于该项目为EPC联合体投标,赵鑫带领团队首先要通过的是比选阶段,获得联合体牵头单位的认可。在编制比选标书过程中,他积极向公司申请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讨论,严谨细致编制标书。经过比选,赵鑫团队充分展示了中国十九冶的核心竞争力和能够干好项目的决心,成功赢得联合体牵头单位的青睐。
  2024年8月,中国十九冶成功中标贵州航空产业城“112”工程项目(一期)EFC总承包。此次中标不仅是对赵鑫团队半年来辛苦付出的认可,展示了公司作为央企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方面的优势,更标志着公司在航空产业城这一特殊建设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
  现场市场双循环,再下一城
  “干好项目就是做好市场”,这是赵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赵鑫知道,拿下贵州航空产业城“112”工程项目(一期)仅仅只是开始,更加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该项目作为贵州省重点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受到贵州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中标即开工!项目中标后,他一方面做好与政府、业主、设计等外部单位沟通、对接、博弈,争取项目有利措施,一方面积极协调贵州公司相关人员协助参与项目初期方案编制、组织设计、建章立制等事宜,高标准做好项目前期策划及准备工作。项目中标后的一个多月,他基本是在项目上度过的,成果也非常明显,项目在一个月内取得施工许可证,确保工程施工合法合规,同时迅速进入施工期,获得地方政府、业主、设计等外部单位的一致好评。
  建设过程中,业主多次提出调整并压缩工期,下达工期节点目标任务。赵鑫与项目团队及时根据业主要求,动态调整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组织,加强精细化管理,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保质保量地完成各个节点任务。
  高质量的项目履约才是开拓市场的“金钥匙”。在贵州航空产业城“112”项目团队和贵州公司市场营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11月底,中国十九冶成功中标贵州航空产业城“112”工程项目(二期)EFC总承包。此次中标既体现了公司“西部铁军、业主放心”的品牌影响力,也形成贵州区域“市场现场双循环”的良好局面。
  赵鑫一直秉承“创新开放、结伴而行、互利共赢、行稳致远”的经营理念,积极维护与政府、业主等外部单位的关系。
  2025年1月,他作为贵州公司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建搭桥促业务作用,积极推动贵州公司党支部、贵州航空产业城“112”项目党支部联合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开展“弘扬三线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党建共建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促进了各方的沟通交流、相互了解,为后续强化党建引领,汇聚项目建设强大合力,推进各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言传身教聚合力,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团队领导者,赵鑫特别重视市场营销体制机制建设。一年多来,贵州公司已逐渐形成“领导负责+开发团队+商技支撑+综合保障”的市场开发联动工作机制。他带领团队对年度营销指标梳理分解,压实责任,挂图作战,不断提高市场营销成效。
  他着重强化团队管理,不断从学习提升、能力培训、业务协同、工作作风等方面强化团队建设。
  作为第三代“三线人”,赵鑫良好继承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我是在三线厂长大的,伴随着每天早上六点半的起床铃,父母去车间工作,我起床学习,”赵鑫说,“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会回想起老一辈三线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史,我就觉得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一名三线精神践行者,赵鑫以实际行动带领着整个团队不断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靠拢。
  贵州公司基本是年轻员工,作为公司里的“老大哥”,赵鑫不仅关注每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也不忘对每位员工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初次接触鑫总时,看到他面容严肃,不苟言笑,就以为很难相处,”员工苏里南说,“但接触下来后才会发现他的外冷内热,他不仅指导我们提升工作能力,也非常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2023年9月,公司新入职的一名员工突发重疾,在得知这位员工家庭困难后,赵鑫立即带头组织募捐,同时积极向公司申请援助,为困难员工送去关爱和温暖。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赵鑫始终怀揣着初心和使命,深深扎根在贵州区域市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在这片祖辈、父辈奋斗过的三线大地上继续书写“新三线人”的精彩篇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