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西汉武帝建元6年时(公元前135年)设县治起,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其古称江阳,别名“龙城”,为四川省泸州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泸县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是川滇、川黔陆路的必经之地。这里土壤肥沃,赖溪河与九曲河穿城而过,是四川省农产品主产区;这里历史文物众多,是全国文物大县,有横跨于蜿蜒曲折九曲河上的龙脑桥,有蕴含古代石刻文化的宋墓,也有后靠五仙山、侧依冱水河,被誉为“川南民间建筑精粹”的屈氏庄园。
在这片富饶、美丽且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一支来自十九冶市政交通公司的“铁军”驻扎于此。他们怀揣“十九冶梦”,始终秉持用心铸造高品质工程的信念,筑基造路,用辛勤的双手,见证着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连通四方,一处处湿地公园风光旖旎,让泸县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
2017年,市政交通公司中标泸县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拉开了项目建设的序幕。泸县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位于泸县城中,属于综合性工程,项目包含城东片区道路、城西片区道路、城东小学、龙湖湿地公园4个子项目,施工内容涵盖了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绿化工程、水体改造、桥梁建设等多种工程类型,每个子项工程都成为泸县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东、城西道路工程是泸县城市道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道路配套,加快城市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城东小学是泸县地区一所与时俱进的智慧型学校,为泸县教育资源分配规划做出了突出贡献;湿地公园对推进泸县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1年至今,项目一直处于大干快上阶段,各个工点捷报频传,尤其城西8-1-1号道路、龙湖湿地公园中心湖区等重要工程,严安全、保质量、保进度的完成,这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项目接踵落地、顺利而成,是项目全员不惧艰难、细心呵护、努力奋斗的胜利果实。
应对挑战,把责任扛在肩上
城西8-1-1号道路全长1652米,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红线宽42m,双向六车道,与泸县主干道川南城际铁路相交,为泸县城西高铁站路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能否按时建成,关系着是否能够及时打通高铁站与现有路网的连接,事关当地百姓出行便利、当地交通系统的完善,是泸县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一环。泸县政府要求必须在2021年9月1日高铁站投入使用前完工,确保高铁站交通顺畅。要完成这项艰巨任务,项目团队就必须解决工期短、工程难度高、施工材料保证等诸多条件,这是对项目部管理及项目团队协作能力的一次“大考”。
8-1-1号道路位于丘陵谷地,其中有一段最高达到了22米的高填方区域,是本次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如此高填方施工,保证路基平整紧实是第一要务。为确保填方质量,项目部充分发挥科学指导,实事求是的原则,由项目总工带领技术骨干,经过实地勘测、专家论证,制定了一套规划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解决了包括技术原理、实际操作、质量保证等各方面问题,为之后施工作业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管理支撑。
“想要保证道路质量,路基是重中之重。”项目工程部部长黄晓华说道。黄晓华是一名拥有多年施工经验的老工程人,在大家眼中,他是“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的人”,对质量的苛刻是他工作的基本准则。为了确保填方质量,他日夜蹲守在工地,尘土飞扬,泥沙模糊了他的面庞,可那双眼睛却时刻明亮,紧盯作业现场,不放过一处细节。要想路基平整牢固,在路基填筑时每一层的压实度是关键。8-1-1的高填方区域,高低落差大,两面山壁几近垂直。在这样的地方施工,不仅难以确保完整作业面,要着力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对项目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是项目部养成的好习惯,由项目总工带头,以技术骨干为主,全员参与,共同制定施工计划,确定了以台阶法为主,多层慢填,层层夯实的施工方案,管理人员全程指挥监督,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解决,杜绝问题过夜,拖慢施工进度。最终,项目部成功开辟出利于机械施工的作业面,确保了回填施工保质保量、高效安全的进行。在他和项目员工严格的管理下,施工现场忙而不乱,机械轰鸣,人流如织,但质量细节没有丝毫放松。随着一层层的填土堆积夯实,曾经是施工进程中的“拦路虎”——高填方区域,已被逐渐填平,一条宽阔大道已初现雏形。大家在欣喜之余,见到黄晓华正不断擦拭因沙土吹进而显得红肿的眼睛,都赶忙过来询问。黄晓华笑道:“像这种沙,我眼睛里能容的下,哈哈!”
“请书记放心,虽然时间紧,但是我们一定会协调规划,统筹安排,抓紧工期与进度,确保顺利通车。”这是项目负责人杨斌在陪同市委书记视察时的保证。因为这一句承诺,正是为了向泸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部始终严格要求,严控质量、紧抓工期。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全员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吹响了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的冲锋号角。
8月的泸县烈日炎炎,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日平均气温已达到了36度,最高时甚至高达42度,在如此高的气温下,极易造成人员脱水中暑及火灾隐患。此时距离政府规定的交工日期仅剩1个月,为了能使道路顺利通车,项目部带领分包制定了突击计划,将任务细化到天,将责任细分到人,从施工组织、人员调配到材料保障,每个环节都安排项目人员全程控制规划,每天组织施工短会,总结施工进度,解决施工问题,尽最大努力减少每个环节的衔接滞后,在项目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为了保障工程快速推进,项目负责人杨斌放弃了休假,成为了牢牢钉在施工现场的“钉子户”,有时即便回到公司开会,也在会后匆匆赶回项目,一头扎到施工现场。他是大家心中的严谨而温柔的老大哥,但也熟知他对工程的“执拗”,看到他如此的拼,大家忍不住劝道:“您要多注意休息,我们都在这盯到得。”杨斌摇了摇头:“大丈夫一口吐沫一个钉,既然做了保证,就要按时按点,实打实拿出来货真价实的东西。”他揉了揉布着血丝的眼睛,“你们倒是要多注意休息,这么热的天,身体最重要。”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杨斌同守一线的人中,还有一位十九冶的老员工——项目安环部长肖波。经历了多个建设项目的他,施工经验丰富,他深知在这样大干快上的重要时期,恰恰可能是安全事故高发阶段。为确保现场安全,他每天都头顶烈日巡视工地直到深夜,用脚丈量每一寸现场,发现一处问题,解决一处问题,绝不让任何一个安全隐患过夜。在8-1-1道路建设期间,整个项目没有发生一次安全生产事故,最终平安完成建设任务。只是没人发现,在开工时肖波新买的那双新鞋,鞋底的纹路如今已被磨平了许多。
为了力保高质量按时履约,项目部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大家纷纷鼓足干劲,全力推动工程进展。抓安全,促生产,奋战在施工一线。“我们大家基本都放弃休假,分成两班倒,在施工现场紧抓质量安全工作。有时为了保节点、抢工期,保证施工质量,我们大家都要干到凌晨三四点,一直守着工人摊铺沥青路面,直到任务完成后,才能放心回去休息。” 技术员许欢是2017年才加入项目的年轻员工,虽然家中孩子刚刚才两岁,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但看着履约日期的临近、热火朝天的建设,他深知此时项目离不开人,便忍住思念之情,主动放弃休假,同大家一起值守工地,为完成建设任务而努力。
2021年8月24日,经过项目部栉风沐雨、不眠不休的工作,8-1-1号道路成功提前7天竣工通车。项目验收那一天,看着宽阔笔直、干净整洁的道路,听到当地政府的赞赏,项目部每位员工的脸上都由衷迸发出自豪之情。
自集团公司党委“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四个一批”创建以来,泸县项目党支部及党员同志奋勇争先,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岗位上作出了优异成绩,助推集团公司高技术高质量发展。
9月16日,原本宁静平和的夜晚,大家在熟睡中突然被一阵地动山摇惊醒,泸县发生了6.0级强震。面对突然而来的灾情,项目部全体动员,党员带头,冲锋向前,群策群力。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制定了完备的应急救援计划,以“党员突击队”为骨干,组织起了应急领导小组,完成了人员分工、物资配置。在对项目人员妥善安置后,按每二人负责一个区域的配置,奔赴不同施工点位,配合分包管理人员,通过电话联系、现场确认等方式,迅速完成了人员清点和物资清点工作。
“在睡梦中被地震惊醒,整个房间都在摇晃,那种感觉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罗尚杰是项目合预部的年强员工,这次地震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距离天灾如此之近。在地震发生初期,他也曾迷茫害怕,但在慌乱之时,他听到了来自项目党支部的呼喊,这声音让他慢慢平复了情绪,也燃起了属于党员的责任感。在这场地震灾害中,他和项目支部的其他6名党员及预备党员,带领项目员工,忙中有序、冷静理智地完成了受灾应急处置及灾后安全保障工作。
在震后,泸县各地均出现了房屋损坏,民众无家可归的情况,政府迅速组织了救援力量。“看到受灾民众慌乱无助,各地房屋破损碎裂,真的很令人痛心。”项目部办公室副主任蒋勇,在灾害发生后,他顾不得休息,赶忙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开着皮卡车运送救灾物资。身为支部书记的杨斌,联系组织项目后勤部门,与其他同事一起马不停蹄地前往政府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搭设安置帐篷、运送救灾物资,即便眼睛已布满血丝,他也没有停下忙碌的身影。
作为党员的他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应对这次地震,项目党支部时刻谨记“听党指挥、忠诚担当、拼搏奉献、勇创奇迹”的“西部铁军”精神,党员带头,团结群众,以党支部为核心形成牢固“战斗堡垒”,面对灾情冷静理智,反应迅速,不惧风险,敢于担当,出色地完成了灾后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了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充分体现了支部的领导作用,党员的先锋作用。
在这次地震救灾中,泸县PPP项目部运送救灾物资4车,帮助消除灾后危房十余处,彰显了党员责任,体现了央企担当,诠释了什么叫做“做有情怀的、幸福的、受人尊重的十九冶人”,让“西部铁军”的金色品牌,在当地政府的感谢声与受灾群众的掌声中熠熠生辉。
严抓质量,匠心打造精品
汲着玉蟾山的朝露,和着濑溪水的节拍,一条条道路如巨龙蜿蜒出现在龙城大地,一处处绿地似祥云天降浮现在城市各处。在2021年项目建设全盛期,泸县PPP项目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相继完成了8-1-1号路、8-1-1号路延伸段、4号路CK段、8-1-2号路等四条市政道路及龙湖湿地公园中心湖区的建设,以“又快又好、保质保量”的成果顺利完成项目合同履约。
在2021年泸县开展的项目评优中,泸县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连续获得两次流动红旗表彰,得到泸县政府各部门的一致赞扬。“获得流动红旗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杨斌每当提到此处都会面带自豪的笑容。为保证项目建设高质量开展,在建设之初,市政交通公司就以精干力量组成项目管理团队,挑选出业绩优良、信誉较好、履约能力较强的分包队伍作为合作伙伴,在高标准和严要求下,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精细部署,做好专业分包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的三级管理体系,严格将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项目有序推进。
2022年3月,泸县项目部8-1-1号道路土石方班组和龙湖湿地公园中心湖区绿化班组在泸州市开展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中获得先进班组及工人先锋号称号。这两个班组自进场之初,面临工期短、任务重、天气差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扬“听党指挥、忠诚担当、拼搏奉献、勇创奇迹”的“西部铁军”精神,在项目部领导下,全面调动干事创业热情,严把各个关口,安全、质量“两手抓、两手硬”,最终圆满完成了项目2021年建设内容,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是对我们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我们同项目部配合无间、同心协力的证明。”龙湖湿地公园中心湖区分包现场负责人邹学斌说道。他自负责中心湖区施工以来,就成了项目部的“常客”,每当遇到施工难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项目部,同项目班子共同商议对策。从初来时的交流生涩,到后来的默契合作,邹学斌总提到是因为项目部的专业与负责、信赖与支持,才使他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入十九冶这个集体,优质快速地完成工程项目建设。
泸县项目覆盖区域广、工点开展多,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房建、道路、绿化、电力等众多内容,所以泸县项目的合作分包数量最多时达到了9家,如何利用有限的项目部人员做好分包单位的管理工作也是项目部在建设时期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着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理服人的宗旨,项目部员工任劳任怨的奔波在各个分包工点,用负责的态度,专业的技术帮助分包共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个个难题,也获得了分包的信任与支持。
铁军筑梦,观龙城日新月异。自项目开工以来,已相继完成了城东道路子项目、城东小学子项目、龙湖湿地公园中心湖区、城西片区部分道路的竣工验收工作,先后荣获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1月、2月在建项目评优流动红旗,“2021年泸州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班组”以及同时被泸州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表彰及荣誉。下一步,泸县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部将再接再厉,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以央企品质奏响工程项目高质量履约、高品质服务最强音,积极投身于泸县民生、环保、市政路网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中,为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西部铁军”力量,为当地政府和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