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勇者之境的守护人

来源:□康纪鸿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5日 A+ A A-

  作为一名“西部铁军”战士,李沛龙深刻领悟到“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所蕴含的意义与分量。怀揣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迈向了多数人望而却步的阿富汗,三次入阿、十年精耕,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和考验,他总是习惯性地微笑,神态淡然、目光坚定。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阿富汗无愧为勇者之境,目光所及之处无不千疮百孔,进入艾娜克铜矿工程后,李沛龙暗暗立誓:一定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他深入现场摸爬滚打,扛铁锹、支模板、装电缆……原本陌生的工具变得熟悉,复杂的施工流程逐渐了然清晰。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响彻天际的炮火声成了习以为常的“鼓点”,偶尔划过的流弹竟也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紧凑的工作节奏甚至让他忘记了深处险境。半年虽瘦了20斤,可宝贵的经历为他科学管理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并锤炼了品格和毅力。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若说上一站是跃跃试飞的练习场,那么援建喀布尔大学项目便是自由翱翔的天宇。素有东方文化明珠美誉的喀布尔大学是矗立在弹坑上的“象牙塔”,承建该校中文系教学楼和招待所项目是中国十九冶援外项目建设的里程碑。再踏征途,李沛龙忍不住问前来接机的护送警察:“阿富汗多少家庭有枪?”得到回答是“95%以上”。期间惊心动魄的突发事件很多,最震惊的是在教学楼基坑施工时,挖掘机操作手感觉挖到了金属物,经查看发现是一枚没有爆炸的火箭弹,其尾翼已经被挖掘机损伤。负责安全的李沛龙紧急疏散中阿员工封闭施工现场,并请派专业排爆部队排除了这枚炸弹,重新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排爆作业后方才复工。在他的辛勤耕耘下,项目顺利进行着,其质量得到了验收专家组高度认可,阿富汗高教部、校方和中国驻阿大使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内权威媒体分别报道了该项目,《人民日报》称赞项目把喀布尔大学扮靓。

  以此为媒,中国十九冶迎来了喀布尔大学的第二份“订单”,承建综合教学楼与礼堂项目。阿富汗已正式加入中国21世纪“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此次援建意义非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沛龙再次主动请缨,第三次奔赴阿富汗。从“士卒”成长为“将军”,时任项目副经理的他需要确保百名员工的安全。为此,他自创360度防恐措施:与中国驻阿大使馆联系接收预警信息;编制应急预案;配备防弹车、防弹衣,增设防撞栏杆、围墙,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搬迁阿方营地,保证中方营地环境简单易控;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加强出入安检……。曾接到过极端组织预谋袭击中资企业的预警,顶住巨大压力,李沛龙一方面深入现场和营地,正确疏导员工思想以防出现恐慌;一方面向校方请求帮助,加大安防力度,最终平安度过恐袭预警期。

  2017年底至次年年初,喀布尔先后发生了五星级酒店遭到恐怖组织袭击及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在项目进入冬歇期及恐袭频发的情况下,李沛龙把大量员工安排回国,主动留下办理进口设备与物资未完免税手续,频繁往返于阿富汗财政部、海关、外交部、总统办公室,海关位于号称死亡之路贾拉拉巴德高速公路附近,危险系数极高,可为了降低进口物资成本,他咬紧牙关挺过风险,顺利完成大框架免税手续后才撤离。

  2018年,《环球》杂志报道了如李沛龙等坚守在硝烟战场的中国十九冶集团阿富汗援建者。同年9月,李沛龙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中,以《建围墙扫地雷多管齐下保安全》为题,详细介绍了在极端环境下确保安全施工的办法。新华网、东方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中国十九冶阿富汗援建者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坚守一线的故事,参与采访的李沛龙坚韧从容。

  2019年,湖南电视台《我的青春在丝路》节目讲述了以李沛龙为代表的国企青年员工在硝烟战场参与援建的励志故事。

  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李沛龙在施工日志扉页上记录着:与阿富汗结缘是我的幸运,应该做一名合格的排头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是啊,他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勇者之境的守护人,砥砺前行在属于勇敢者的广袤天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