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铁军的“范儿”

来源:□严 荣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4日 A+ A A-

起!

提升,1米,2米,3米……12米!

转身,正位!

降,10公分,20公分,30公分!

矫正,微调,放!

……

30分钟的规定动作,将重110吨,长30米的预制梁完美架设,标志着成都市二环路东段改造工程开始预制梁吊装!

等,将扰民降到最低——

为了确保第一片梁的吊装,中国十九冶东二环路项目部从早上就开始准备清场,但为确保交通,清场的大型设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现场的工作人员一分一秒的数着时间,等待最后一班公交车进站,才开始交通管制,彻底清场!

23点,二环路的车流减少,局部交通管制开始,现场大规模的清场开始,模板的吊离、保护架的移除,东二环路第95、96号花瓶型桥墩全裸出镜,向围观的市民展示出她的威姿。偏偏天公不作美,淅沥沥的雨花开始飘洒,围观的市民逐渐散去。0点后,施工区域断道施工,运送构建的车辆缓缓逆向驶入场地。此时的雨逐渐大了起来,显然,等待让我们错过了最佳的吊装时间,但这一点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来说没有怨言,对于十九冶来说,这是责任的体现。

上下同欲,铁军战士冒雨并肩施工——

从9月9日下午就陆续前往现场督查的中国十九冶领导田野、蔡仲斌、刘伟、欧成华、丁晓波、林朝盛、吴国洪、易图吉、李潇等在整个清场、吊装过程与铁军将士们并肩站在一起。

闪电过后雷鸣,雨哗啦啦地下着,风夹着雨扑面而来,湿透的衣服被一次次卷起,又冰凉的裹在身体上,寒颤,镇定。不论在高空,还是驾驶室,不论是指挥,还是技术指导员都规范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一旁的领导们无一人打伞,无一人披雨披,就那么站在雨中,见证成功吊装这一刻的到来。

凌晨,雨夜,没有媒体监督,没有市民围观,他们自觉的淋着雨,自觉地与大家站在一起,哪怕是女同志们也一样。其实,他们可以不,他们可以回家睡觉,可以去车里避雨,起码可以打伞,但是他们没有,即便淋着雨也没有帮上什么忙,即便他们不守侯也会平稳架起,但他们依然站在雨中,长达两个小时。

此刻,也许最能让人读懂,什么叫西部铁军,什么叫同进共赢。

联动,环环相扣的默契配合——

建设路口,成都的繁华路段,不仅车流大,商业更繁华,周围新开的大型商业楼盘,聚集着巨大的人气。

从上午的设备开赴工地,准备清场开始,周围就不断聚集民众,不断议论着吊装过程,勾勒着大桥建成后的样子。

热闹背后,中国十九冶的各大专业公司、项目部、作业队、分包队伍和监理、设计、交管局等各个环节上正在紧张备战中。

10:00,为吊装准备的大型设备陆续进厂,除了负责吊装的150吨和250吨坦克吊,负责清场的吊车、挖掘机等设备四五台也进入现场。

17:30,当吊装现场的模版被逐渐拆除、脚手架被逐渐搬走,照明设施安装、模板吊离等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在另外一块场地——中国十九冶青白江预制厂内,待嫁的“新娘”正襟危坐,等待花轿的到来。经过长达50分钟的“上轿”,这位长30米,高1.7米,上口宽2.4米,下口宽0.95米,重达110吨的“新娘”被吊上“大花轿”。

21:30,东二环首片箱梁起运,前有引导车开路,后有警示车护送,缓缓向二环路建设路口处的主战场进发。

23:40,临时交通管制,现场清理进入最后阶段,浇筑盖梁时的模具支架被拆除,吊离。

0:05,从青白江出发的箱梁顺利抵达二环路口。

0:08,箱梁运进吊装现场。

1:24,箱梁起吊。

1:55,第一片箱梁吊装到位……

整个流程平稳顺利,各个环节可控默契,各项操作规范有序。除了天公不作美,没有意外,没有突发事件,没有新闻,也没有攻坚克难。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这才是铁军品质,才是业主放心的体现。

第一片箱梁平稳架在95号、96号桥墩上,标志着中国十九冶在东二环建设中又拿一个第一,这是继二环路改造工程东西环第一个浇筑箱梁,东二环第一个浇筑墩柱,东二环第一个浇筑盖梁之后再次完成的一个标志性节点,至于以后还有多少惊喜呈现,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当我们冒着雨把第一片箱梁平稳吊起之前,我们有许多个理由将此往后推移:对于节点我们还有24小时,雨天不易施工,运出的箱梁可以送入市内临时储运场等等,可十九冶没有拒绝,因为她是西部铁军,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是业主选择她就是选择放心的铁军。

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着,十九冶的工地上没有休息的意思,吊完第一片梁,还有很多片梁等着吊,许多人还将冒雨坚守在工地24小时作业,正因为这份牺牲与坚守,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完美吊装。

诚然,对于西部铁军来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百战百胜,这就是一种“范儿”,铁军的“范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