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凝心聚力打造新重钢

来源:冯华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9日 A+ A A-

    重钢环保搬迁工程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的一号工程,是十九冶的大包工程,电装公司的任务是完成2#高炉系统整体电气安装。接到任务后,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在重庆成立工程处,参加西南铝厂等项目建设的电装公司又开始了积极的筹备工作。2008年11月29日,电装公司重庆工程处正式投入重钢环保搬迁工程。 


迎难而上搞建设 


    2008年11月29日,曾经在重钢负责过项目的周文新同志带上1名技术人员、1名施工人员和1名外协工再一次踏上了重庆这块土地,成立了重钢环保搬迁工程项目经理部安装作业三队。初来长寿江南重钢新区,长江大桥还未通车,住地到施工现场道路不畅,无论购置生活用品还是生产用的机具、材料,都得坐渡船到对岸采购,每日也只能步行至工地完成前期与土建的配合工作。当时又是长寿初冬阴雨时节,道路泥泞不堪,新购置机具、材料的进场更是给作业队增加了施工难题。刚来前三个月工程处还没有车,就只有靠人工搬运材料和施工设备,安装第一组行车时,所需的材料就是靠人工一一搬到施工现场。设在现场的办公点就是现在的高炉厂房,前期还能勉强办公,高炉投入生产后,外面是轰鸣的机器声,说话都要很大的嗓门。


攻坚克难保节点


    刚开始施工时,工程处和甲方在一些问题上达不到共识,特别是在高低压设备安装中,甲方要求基础槽钢立着安装,而周文新同志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那不利于设备的稳定,于是积极和甲方进行沟通,当高低压柜整齐的呈现在大家面前时,甲方人员点头称赞。
    高炉南水渣系统起初未要求施工,可在高炉快要竣工时又要求施工,为确保高炉出铁,周文新在土建在施工,机械未交付时,果断作出了电气同时上场的决定,并调集人员,仅用12个小时便完成了电缆敷设、调试和最后的送电,充分彰显了“西部铁军”铁的纪律、铁的作风。
    由于员工队伍里青工较多,许多没接触过这种系统工程,该工程处为培养年轻人,鼓励他们勇挑重任,体现自身价值,在现场开展“传、帮、带”活动。陈臣,一位2004年参加工作的大专毕业生,作为电装公司第一批到重钢环保搬迁工程炼铁搞项目建设的员工,在定岗时,就成为施工技术负责人,前期还兼安全员、材料计划、出纳等工作。周文新言传身教,为其讲解现场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在其负责的2#高炉施工工程中,陈臣每次接到分项工程施工任务后,都加班加点熟悉图纸、备齐资料并细细琢磨设计者的思路,为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炉低压盘柜安装施工中,他经过用心琢磨,提出了较好的整改方案,得到业主的高度任可。
    在高炉铁水转运系统的电气施工中有4台350t的行车,前期施工2台,电压等级为3000V、设计提升重量350t,电压等级和提升重量在电装公司行车安装施工中是从未有的。工程处将此次施工任务当作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为锻炼员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分批次组织员工参与施工,为参建高吨位的行车培养了新的技术力量。高级技师刘建川,在工程中既是管理人员也是调试人员,为培养新生力量,在大胆使用年轻人的同时,他也在关键技术上亲自把关。在TRT调试中,厂家不到位,施工难度极大。刘建川带领其他调试人员通过查核每个供货商的设备,理出管线清单,配合安装人员完善了系统;在350T行车调试中,供电滑线3000V、长498M,需采用互切连锁供电方式,并且,吊车有1台主变和一台控制辅变,高压线校验困难,刘建川带领几名调试人员一起,采用先预试后安装的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9年5月,重钢环保搬迁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在人员不足,施工任务紧的情况下,全体员工夜以继日的奋战,确保了中控楼施工节点,成为了所有施工队伍中唯一一家保住了施工网络节点的单位。工程处又经过精心施工和合理安排,完成了重钢环保搬迁4100宽厚板1#加热炉热过钢、电气仪表安装、调试及无负荷联动试车,确保了重钢环保搬迁“8·25”第一个重要节点,并达到了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优良,受到了业主及总包方的高度评价。
    鼓风机站调试这项任务由朱萍负责,这位工作了十来年的女将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和爱人是名符其实的“夫妻档”。鼓风机站三台37000KW同步机和一套特殊的大容量高压变频装置由西门子提供,在陕鼓的设计图中有许多遗漏,特别是3台同步电机机身的所有检测仪表去自控DCS接口部分未设计地址。朱萍和另外几名调试人员通过仔细核对外方设备的图纸(外文),并和陕鼓、赛迪协调一致,最后出色完成了调试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处还遇到了设备到货不及时、到货零散,设计服务人员、设备厂家服务人员到位不及时等困难。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工程处精心组织人力,提出了“土建开工,电气开工,机械安装完,电气安装调试完,“树十九冶铁军王牌形象”的口号。说到做到!工程处全体员工每天都是早晨七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有时还到凌晨两三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赵忠良更是从早到晚都在施工现场,有时深夜还和其他施工人员一起研究方案。工程处负责人周文新不管天晴下雨,每天都要到现场看一看,走一走,有时一天到高炉上下跑好几趟。通过全体干部员工的不懈努力,确保了2#高炉电气安装工程“12·15”的最后节点。付出总是会有回报,工程处先后保住了一个又一个节点,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业主、总包、项目部一致认可和好评。


精细施工促发展


    “细节决定成败”,电装公司重庆工程处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在施工中注重每个环节,处理好每个细节,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处做到精打细算控制成本,能够利旧就利旧,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并做到节能、降耗、增效,严格项目精细化管理。重钢环保搬迁工程项目多,可比性大,工程质量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了树立电装公司乃至十九冶的良好形象,作业队全体员工,始终贯彻“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科学组织,精细施工,不断完善、提高工程质量。
    在人员少、任务重、项目多、施工面广的情况下,工程处也没有忘记安全质量,始终坚持安全、优质的施工思想。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工程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搭建保护架;二是增建防护栏杆,在箱梁内搭设走台板;三是对运行的电器设备进行隔离。无论是在感观还是实测上,质量都高于同行业其他单位,工程中未出现一起轻伤和质量事故。
    “干一项工程、树一个丰碑、交一方朋友”,电装公司重庆工程处在施工过程中与业主、总承包、监理和施工协作单位建立了良好关系。重钢炼铁3#高炉、电动鼓风站仪表建安工程、4100宽厚板热处理炉电气仪表安装工程以及重钢加热炉电气仪表、鼓风机站仪表均为自包工程,实现了2009年自找工程945万元。
    目前,4100mm宽厚板扩能补齐项目成功送电,即将进入剪切线电缆敷设阶段。电装公司秉着“凝心聚力精细管理,勤思实干追赶发展”的思路,正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已投入使用的4100mm热处理炉


正在焊接的行车控制按钮


退火炉下烧嘴仪表

打印 关闭